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平泉:打造贫困山区城乡统筹新样板

2022-10-07 02:31:49 709

摘要:平泉县县城全景。平泉新城远眺。平泉县北城新区一角。平泉发展现代农业为农村社区建设奠定产业支撑。山沟中建起新型农村社区。图为平泉县桲椤树社区远眺图。平泉加快打造有历史记忆、地域特征、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美丽县城,中等城市雏形初步显现。阅读提示...

平泉县县城全景。

平泉新城远眺。

平泉县北城新区一角。

平泉发展现代农业为农村社区建设奠定产业支撑。

山沟中建起新型农村社区。图为平泉县桲椤树社区远眺图。

平泉加快打造有历史记忆、地域特征、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美丽县城,中等城市雏形初步显现。

阅读提示:作为我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和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县,平泉县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依托契丹文化、生态产业等独特优势,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为主线、以提升县城建设质量和水平为重点,围绕科技型生态城市、通用航空产业特色新城、冀辽蒙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物流中心“三城一中心”的发展定位,加快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乡发展布局,提升城乡生态环境,破解体制机制难题,为贫困山区城乡统筹发展树立了“平泉样板”。

“契丹祖源、圣地平泉”。平泉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冀、辽、蒙三省区交界处,是契丹始祖发祥地,因清康熙帝见平地涌泉兴赞“圣地平泉”而得名,历史上曾设置过八沟厅、建制市,素有“京冀门楣、通衢辽蒙、鸡鸣三省”之称,县域总面积3296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1个城区街道。

2014年,全县总人口48万人,常住人口18.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0.5%。2015年,常住人口20.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02%,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7.2平方公里。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在平泉这片绿色的土地上,百姓正实实在在地感受着城镇化带来的变化,带出的生活新希望。

三年攻坚,打造冀辽蒙交界区域中心城市

“平泉作为一个典型山区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无疑是关键。”平泉县委书记董正国提出。为此,该县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以建设“冀辽蒙三省区交界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目标,着力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布局,加强城市容貌综合整治,科学构建城市生态空间,推进县域历史风貌特色打造,加速园区产业要素整合,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决定于2016-2018年在全县开展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基本达到县城市政基础设施主要指标良好,公共服务供给准确有效,城市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空间组织有序,历史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城市设计规划全过程覆盖,城市现代气息与历史文脉和谐共生,打造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征、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美丽县城。

实施规划提升专项行动,以发展眼光抓规划,实现以城带乡。按照“全域规划”理念,本着“30年超前、50年不落后”的原则,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高标准编制了《平泉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高铁新区城市设计等规划,以及19个乡镇总体规划和42个中心村规划,实现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规划“多规合一”,加快建设京承轴线上的“微中心”。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行动,以质量意识抓建设,打造建筑精品。按照大手笔投入、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累计投资26.5亿元实施京沈客专(平泉段)、国道101线城区改线等城建项目36个,建设雨污管网80余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2%,县城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投资1.5亿元,以“酒樽”“酒觞”为原型,建成了中国皇家酒文化博物馆、酒文化广场,成为全省的标志性建筑组合。

实施园林城市创建专项行动,以生态理念抓绿化,创建森林城市。投资6.5亿元,建设总占地22.4公顷的泽州园、北城区森林公园等公益性公园1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5平方米;投资2亿元,建成北城新区健康步道、滨河景观带等绿化景观3处,绿道绿廊22.4公里;投资3.3亿元,实施县城北水源等项目6个,给城市增添了灵气、秀气和人气。

推行全过程城市设计,着力推进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提升“契丹祖源、圣地平泉”的品牌影响力。将契丹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推进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打造城市不可复制的特色魅力。投资1.3亿元建成契丹博物馆,契丹饮食文化一条街成为全省特色街区,平泉契丹小镇已报省审核。

以科技手段抓管理,打造智慧城市。深入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权,在全省率先实施数字城市化管理模式,并将数字化城管平台与公安视频同步接入。同时,逐步整合城市管理、社会治安、自然灾害应急处理等智慧化信息系统,提高城市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智慧化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

今年,共计划实施县城建设工程72项,其中:城市规划设计工程13项,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设施15项、生态环境工程23项,房地产开发工程13项、民心工程6项,目前已开工或组织编制28项。已开工建设契丹水洞、中华菌文化博览中心迁建、中国活性炭科技创意城等项目,确保契丹元素符号雕塑群竣工,建成省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家。

城乡统筹,79个村变身42个农村社区

家住河北省平泉县卧龙镇八家社区的42岁农民许秀焕,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到离家一里远的花卉园区打工,这已是第四个年头了。“在家门口不但常年有活儿干,还能照顾家,收入也不错,一年能收入一万多块。”许秀焕快言快语。

2012年以前,许秀焕一家六口住在卧龙镇史家沟村的大山坳里,出行、孩子上学都极为不便。她和丈夫种着4亩多山坡地,偶尔打点零工,供两个孩子上学,除去全家的日常开销,日子过得紧巴巴。如今,许秀焕的丈夫刘忠富在八家社区一家活性炭企业上班,一年收入5万多元,小儿子在社区的中心小学就读。

许秀焕的幸福得益于该县中心村建设的推进。八家社区位于距离县城中心6公里的北城区,由八家村和史家沟村合并而成,总面积21.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00亩,有8个自然村庄,21个居民小组,1108户,3270口人。按照全县中心村建设统一规划,2011年启动了中心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产业先置,实行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同步”,推进社区与园区“两区同建”,实现人口、公共服务、产业三个聚集。

农村社区建设(中心村建设)是城乡统筹最好的切入点,站在“抓根本、打基础、利长远”的高度,2011年,平泉在河北省率先探索实施了中心村建设,从尊重民意、因村制宜、因地制宜入手,开启了以“合并行政村、发展中心村、搬迁偏远村、治理空心村”为中心的农村改革创新,探索出了欠发达山区县加快城乡统筹的“平泉样本”。

目前,八家社区“一校两院三中心”齐备。即:一所标准幼儿园和完全小学,一所高标准社区卫生院和一所适度规模养老院,村民活动中心、服务中心、商贸中心建设齐全;社区内有物流园区、活性炭产业园、食用菌加工厂等企业10余家;流转土地建设了500亩食用菌园区、1200亩绿化育苗园区、200亩设施菜园区、130亩花卉园区等农业园区。居民通过农业种植、土地对外承租、园区打工、企业务工、运输和服务业增加收入,村集体年收入25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

“农村社区化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革,通过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两个转变,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融合进程。”董正国说。

平泉县以破解土地问题来推动城镇化。通过利用闲置建设用地、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指标、争取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等多种措施解决中心村用地问题,同时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努力破解“新农村建设缺钱和城镇建设缺地”两大难题,并对节约出来的土地进行重新规划整合。目前,共谋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申报区5个,可节余近千亩的用地指标。

以合村为基础,撤并行政村,组建农村社区,将多个行政村实质性合并为一个行政村,打破体制上的壁垒。同时,以新民居为载体,实行“四统一”或“三统一分”模式(统一规划、统一占地、统一管理、统一施工或分户施工),采取村民联建、村企共建、委托代建、市场化运作等多种形式,采取重点扶持、试点示范的方式,分期分批推进,进行高标准建设。

在完善社区基础设施上,平泉不吝投入。全面整合涉农政策、资金和项目,集中打捆投向中心村。加大县本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每年从预算资金中安排3000万元用于中心村建设奖补资金。同时,吸引社会资本介入投资。三年来,累计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约6亿元,用于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福利待遇。

截至目前,全县79个村“瘦身”成42个农村社区;建设新民居9100套,面积达100万平方米;改扩建社区道路108公里;在富余出来的600亩土地上,47家重点企业、220个农业园区纷纷筑巢创业,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1.4万个;社区内新扩建小学和幼儿园85所、卫生院(所)56个、养老院9所,每个社区都设立了“幸福互助院”、文化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和购物中心。单杖子村等7个省级中心村示范点有序推进,平泉县被评为全省推进中心村建设示范县。桲椤树社区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产城融合,实现城市、产业、园区良性互动

“城镇化不能孤军深入,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化就难以持续健康发展。”平泉县县长曹佐金说。该县以产业为支撑力促新型城镇化发展,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产城教一体化”的思路,围绕“三城一中心”发展定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坚持围绕县城周边摆布项目,以平泉经济开发区、会州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提升城市对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供给功能。

按照“产业园区化”的思路,该县统筹谋划产业、园区和城镇发展,优化整合园区,推动产业向园区聚集。三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166家,平泉经济开发区、平泉会州经济开发区跻身省级开发区,辽河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被省政府授予“首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按照“园区城镇化”模式,推进园区建设力度,实施南城区路网、汽车产业园区、油画产业园等9项园区设施建设工程,同时加大了园区用地指标供给,落实产业集群发展用地197.75亩、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用地34.56亩,促进优质要素向园区聚集,实现产业、园区与城市的互动融合发展。

同时,把发展产业作为中心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产业发展与中心村建设同规划、同实施,通过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加快土地流转,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食用菌等农业特色产业向中心村布局,通过建园区、上项目,调整种植结构,最大程度让土里刨食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向产业工人过渡。2012年以来,该县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106个农业产业化项目,有79个布局在中心村或农村社区。

推进产城教融合发展。全县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教融合,开工建设一中迁址新建,改造老校区基础配套设施,推动教育资源向县城聚集。2016年要在4个省级园区的基础上力争升级国家级园区,逐步将高中和职业教育集中到县城发展。今年,该县继续大力推动平泉经济开发区、会州经济开发区、承德华北物流产业聚集区、辽河源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省级园区扩容升级,转型省级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活性炭、食用菌、设施蔬菜、林果业等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壮大航空科技、新能源、生物科技等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年内落地产业配套项目10个以上。

新型城镇化建设,平泉打造出贫困山区群众生活的新希望!

(陈彦华、李建成)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