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02:03:37 | 浏览:4012
图为游客们在河北省兴隆县九龙塘瀑布游玩。 本报记者 宋美倩摄
河北省兴隆县地处燕山深山区,有着“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石质山地貌,植被生长十分困难。面对严峻的现实,兴隆县转变发展思路,走出一条“以林为本,果业先行,三产紧跟,绿色振兴”的生态发展路径,真正实现了一方山水富养一方百姓。
“我家有4亩山地,原来种粮食每亩收益不过二三百元。在近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改种了200棵桃树,因为这里生态好,城里人很认同,我们又对每棵树通过微信、淘宝全部实现了网上认领,桃树的施肥、浇水、疏花、疏果都通过网络实时远程监控。”河北省兴隆县半壁山镇生态果园的主人刘学文给记者算着账:“每棵树认领一年300元,卖家保50斤桃子,200棵树就是6万元,只要把桃树经营好,就不愁收入。”
兴隆县委书记薛青松告诉记者,近年来,兴隆注重以林兴县,绿色发展。“我们这个仅有22万亩耕地的纯山区县发展森林333.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1.25%。其中有经济林100多万亩,全县人均占有果林4亩多,仅果品收益人均就达7700元,真正实现了一方山水富养一方百姓。”
还林保地
海拔2118米的雾灵山是燕山的主峰。站在山顶俯瞰,兴隆全景尽收眼底。而视野所及,青山绵延,满目苍翠。谁能想到,40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荒山秃岭。
兴隆县地处燕山深山区,有着“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石质山地貌,植被生长十分困难。改革开放初期,全县森林覆盖率一度不足28%。这给区域气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旱、洪灾害时有发生。
严峻的现实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兴隆人决心转变发展思路,走出一条“以林为本,果业先行,三产紧跟,绿色振兴”的生态发展路径。
“那时候,要在山上刨出一个树坑需要半天时间,另外还要从山下担来两筐泥土一担水才能栽上一棵树。劳动强度很大。”兴隆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吴金华告诉记者。为了实现一方山水富养一方百姓,兴隆人进行了驰而不息的艰苦奋斗。
兴隆县雾灵山镇扁担沟村原来就是一片荒山秃岭,如今已完全被茂密的树林所覆盖。村民吴国义告诉记者:“山上那密密的林子,都是村民一棵一棵栽种的。”
吴金华告诉记者,用了40年时间,兴隆人终于在石质山区开拓出了230多万亩森林,形成了京津周边最大的一块人工“绿肺”。
如今,兴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小气候,每年产生的雨水比周边区域多出三四成。空气质量、水源质量也变化巨大,不仅被评为“全国深呼吸小城100佳”,同时还被农夫山泉遴选为北方地区水源供应基地。
多林多利
“兴隆能有今天的绿化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做到了让山上的树木既能长‘叶子’,又能长‘票子’。”兴隆县县长焦军说,“就是注重用经济林这个杠杆来撬动全县农民的植树造林积极性。”除了保持“谁开发,谁所有,谁栽树,谁受益”的政策,还因地制宜根据区域特点,对林果产业进行精心规划,引导群众在土质较好的河谷平地种植高产高效的苹果;在土地条件较差的荒山缓坡种植生命力和效益都不错的板栗、山楂;在干旱瘠薄的陡坡地带栽种耐受力极强的山杏、榛子。
兴隆县南天门乡石庙子村是燕山大峡谷中的一个岩边村,几乎没有30度以下的缓坡地段。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一片长宽达三四里地的山楂和板栗林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
山楂林种植带头人于长国告诉记者,石庙子村以前通过毁林开荒,勉强开出上百亩坡地,但一遇洪涝灾害,不是土地毁损,就是颗粒无收,平均下来,每亩年收益不过200元。发展林果产业后,全村1000多亩山场都种上了山楂和板栗树。自从果木成林之后,这里就再没有发生过水毁灾害。“这些年,县里又引导我们发展新品种,目前这里的树木大都实现了高头嫁接,一般山楂每斤售价不过8角,而我们的优质品种能卖到4元,每亩收益可达8000元。而且山楂管理成本比种粮食低,这里外一算账,收益高出种粮几十倍。”
思路对了头,群众有劲头。截至目前,兴隆共发展了苹果20万亩、山楂22万亩、板栗56万亩,年产果品50万吨,再加上其他杂果,总数超过了百万亩,其中板栗和山楂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仅果品收入一项就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7000多元。
借林兴产
“要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光以林保地、以林创利还不够,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要让这优美环境实现生态变现,生出更多更厚的红利。”兴隆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局长张晓莎说,兴隆县邻近京津,区位独特,且有着丰富的地理和人文景观。通过40年的生态建设,这里有了华北地区最好的森林植被、最好的水源环境。“变现生态,收获增值效益就成了兴隆强县富民的又一出重头戏。”
“山川秀丽可观景、果品优良可采摘、河流丰盈可荡舟、空气富氧可养生”,兴隆县把全域旅游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下大力气规划开发。其中,仅2017年和2018年就实施项目过百项,投入资金过百亿元,打造出了总长110公里的精品旅游路线和诗上庄诗歌小镇、南天门满族风情小镇等6个特色小镇以及文化创意、民俗风情、天文科普、影视基地等十大旅游业态,并做到了旅游景点、精品旅游路线和特色小镇等业态的有机组合,推动了兴隆全域旅游的四梁八柱体系快速形成。
旅游“三产”的兴起,再次带动了农民人均收入走高,2019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1万元,居全省山区县、全市所有县之首。
地处雾灵山下的眼石村,全村面积28平方公里,有490口人,仅有耕地500亩。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里是有名的偏远贫困山村。那时,种地是村里的唯一产业,可是所有耕地都在山上。2000年初,这里的人均收入还没过百元。而通过近些年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的实施,这里成了“香饽饽”,政府因地制宜地规划了占地600亩的旅游休闲聚集区,并发动百姓投身休闲旅游产业,146个农户的村庄,共发展农家院93家,保有床位2000多张,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以上,村民人均收入也由2003年的800元,提高到现在的近2万元。(经济日报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李晓宇)
本文源自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8月31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抚宁区洋河湿地公园景色(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在实施生态优先战略过程中,持续推进流经城区的洋河及周边环境的生态治理,使受损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目前,该区域已形成集人工湖、木栈道、亲水平台等于一
“悦读之城·书香邢台”“书画之城·人文邢襄”“公益牛城·日行一善”建设同步推进——邢台:“三城同建”为城市发展增色赋能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通讯员吕小东摄河北新闻网1月17日讯(河北日报记者邢云)2021年12月,邢台市启动“悦读之城·书香邢
8月14日,孩子们在邢台市襄都区晏家屯中学乡村“复兴少年宫”组装机器人。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依托农村中小学校资源,建立乡村“复兴少年宫”,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乡村学生的综合素质。新华社发(王宏雁 摄)8月14日,孩子们在邢
统筹推进“六个新衡水” 建设在奋斗中开创衡水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衡水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王金刚当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吴晓华当选市政府市长 孙世岩石跃辉郝卫东王广恒侯桂宁范庆法张俊华当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伟崔海霞胡克明彭晓明范晓军周
衡水市行政区划图地名由来“衡水”一词始见于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文成帝南巡碑》,文成帝曾在信都(今冀州市)“衡水之滨”举行过规模盛大的“禊礼”。“衡水之滨”中的“衡水”,为当时穿越今冀州市境内的漳水后一段的别称,又名“横漳”或“衡漳”。隋朝开
来源:长城网点击图片向“问政河北”平台反映问题↑↑↑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曾丝雨)“我家小区的锅炉总是发生故障,到现在也无法正常供暖,希望热力公司尽快维修设备恢复供暖。”近日,长城新媒体“问政河北”平台收到了衡水网友曹女士发来的供暖诉
邯山区是隶属河北省邯郸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城区的南部偏东,由邯山而得名。建国后,邯山区的行政区划几经更易。邯山区拥有赵王城遗址公园、廉颇墓、西妃墓等多处历史文化遗存;是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军区故址所在地,人民日报诞生地;晋冀
来源:【长城网】点击图片向“问政河北”平台反映问题↑↑↑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陈美冉)近日,保定网友穆先生向长城新媒体“问政河北”平台反映,保定市清苑区雅典娜·悦城小区设计规划的东门一直未开启,居民出行十分不便。“我是保定市清苑区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