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王凤庭兴隆镇,位于德州市陵城区滋镇境内,由兴西、兴中、兴东三街(现为三个行政村)组成,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古老村庄。数百年来,其浓郁淳朴的民风民俗,深沉丰厚的文化底蕴,犹如鲁北莽莽旷野上的野花,芳香四溢,美丽迷人。不得不令人努力追寻、探...
文/王凤庭
兴隆镇,位于德州市陵城区滋镇境内,由兴西、兴中、兴东三街(现为三个行政村)组成,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古老村庄。数百年来,其浓郁淳朴的民风民俗,深沉丰厚的文化底蕴,犹如鲁北莽莽旷野上的野花,芳香四溢,美丽迷人。不得不令人努力追寻、探究这个鲁北村庄的前世今生。
村名由来流变
兴隆镇起初叫“醒龙镇”,其缘由据说与光武帝刘秀有关。
相传西汉末年,有一次刘秀率兵与王莽军交战兵败,被追赶到笃马河畔的“野猪林”,雾锁大地,刘秀迷路,封该地曰“迷朕”(即今陵城区糜镇)。恍惚朦胧之中,刘秀往南行走十余里,正值晨曦微露,东方破晓。刘秀渐渐醒来,见眼前有一村落,大喜。遂赐地名“醒龙镇”。
东汉政权建立后,该地贸易活动频繁、渐成集店,至唐宋时期愈加繁荣,日趋发展成为小效果的集镇,后更名“兴隆镇”。
清《康熙德平县志》载有:“兴隆镇,城西南二十里”之内容,说明“兴隆镇”之村名由来已久。
清《康熙德平县志》有关内容及配图
历史上“兴隆镇”之称谓,最早专指今天兴中村。因为在兴隆镇三街居民中赵姓最多,而赵姓先祖迁来之前,此地已早有“兴隆镇”“小杨家”“董家林”等地名了。
据清代咸丰年间修订的《赵姓族谱》载,明代永乐年间由于兵燹煨烬,济北无人烟。赵姓始祖赵滨公五子奉旨由山东平度迁至济南府德平县境内。根据官府“同姓兄弟不得共居一处”之规定,分别迁居德平城西南校场、理合赵立环、兴隆镇、董家林、赵寨等地安家落户。其中赵姓先祖之苍竹公、九莪公、洞公等支脉,分居于赵寨、兴隆镇、董家林。
现存《赵姓族谱》系清咸丰年间修订,尽管具载内容不尽详实,但也足以表明,在赵姓迁至前之“兴隆镇”,实为狭义的兴中村。兴西村过去称“董家林”;至于今兴东村前身叫“赵寨”,估计为赵姓先祖迁来之后起的名字。
民间相传及有关资料显示,广义上大一统的“兴隆镇”称谓,大概起始于清代早期,与一位名叫赵林的先民有关。
赵林与“兴隆镇”
《赵姓族谱》记载,赵姓先祖苍亭公支脉中七世族人赵林,历史上曾任“千总”之官职。自父辈起由德平城迁至赵寨,帮助修筑圩墙,久之渐定居下来。但族谱中尚未记载其人具体生平年月,结合族谱代际推算,笔者认为此人大概为明末清初时期的“千总”。
因为,自明代起由于运河漕运业务繁忙,朝廷开始先后于德州设立“正”“左”两卫。卫首领称指挥使,下辖五个千户所,统5600个士兵;每个千户所首领称千总,也叫“卫千总”,大约统1100个士兵。“千总”是明代“卫所”军事制度下产生的官职。隶属于德州卫的“千总”,是专门负责军粮运输押送任务的武官,职从六品。
相传赵林担任“千总”期间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他在老家赵寨筑起高高的圩墙、修建牢固粮仓。于仓储的南、东、西三面均分别建有大门,且派重兵把守,每个大门旁还一一配有水井。这样,既能杜绝官粮储存中火灾、被盗等安全隐患,还能保证运送过程中畅通无阻。
另外,赵林十分热衷民间公益。传说有一年德平县义渡口(今属陵城区)马颊河洪水泛滥,百姓不堪其苦,纷纷募捐修桥。其间,赵林捐献了大量元宝,荣登善款榜首,一时誉满梓里、传为佳话。
之后赵林对家乡最大贡献,在于他凭借个人声望和影响力,期父老乡亲千秋吉祥兴旺之良愿,将原赵寨、董家林与兴隆镇合并,最终形成了一个广义的大一统的“兴隆镇”。
时光荏苒,岁月无声。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兴隆镇三街一直隶属山东(布政司或省)济南府德平县三区(糜镇区)第四乡。建国后1956年德平县撤销后改归德县(陵县前身)糜镇区陈辇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先后归属德县东方红公社、平原县滋镇公社,同时,政府按方位将兴隆镇三街分别析置为兴东、兴中、兴西等三个行政村;之后始终隶属陵县滋镇(公社或镇)政府管辖。2014年10月,陵县撤县划区,兴隆镇三个行政村俱属德州市陵城区滋镇张耀龙管区,至今。
集市日的更迭变迁
清《康熙德平县志》,载有“兴隆镇集四、九日”之文字内容。民间老百姓也说,兴隆镇“四、九”集是历史上有名的老集市。
随着地方经济的日益繁荣,除传统“四、九”集外,兴隆镇后来又增设了“二、七”集,变成了五天俩集。“四、九”集经营交易日常生产生活用品,“二、七”集以食盐买卖为主,兼营其他。
自古以来,从春秋齐国管仲的“官山海”政策到汉代桑弘羊的“笼盐铁”,以及后来历朝历代官府对食盐都实行专控专卖。按理说,作为政府重要收入财源的食盐,不应该在兴隆镇——一个小小的鲁北乡村经营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可事实上,老年间兴隆镇“二、七集”盐市却声名远扬,十分火爆。
那些自海丰(无棣旧称)、盐山等地来批发销售食盐的大车,一辆接一辆,络绎不绝。方圆百里的盐商盐贩们纷至沓来,他们把这视为圣地或批发销售,或从这把优质食盐再贩运到各地。如此繁荣情景陆续沿袭至抗战爆发前。据村民回忆说,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村里始终有专门经营食盐的门市—-“盐店”(位置在兴中村门诊后面)。兴隆镇“二、七”集市大约消失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兴隆镇传统“四、九”集日,有史以来闻名鲁北德平、陵县、临邑诸县。抗战爆发后,1940年日本鬼子在附近大王庄设立据点、修建炮楼,随后鬼子强行将“四、九”集市挪移到了大王庄。于是,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兴隆镇“四、九”大集,在日寇的骚扰破坏下不幸消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飞速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根据周边农村集市实际状况,并报请上级批准,1991年兴隆镇三街又新设立了“五、十”日集贸市场。
历史上的众多庙宇
据村里老人回忆,兴隆镇历史上曾有关帝庙、七神庙、娘娘庙、郑王庙、帝子庙等多座庙宇。它们各自建筑年代均无从考证,但据有关资料显示,鲁北地区当地农村宗教建筑,大多兴建于明末清初、毁于建国前战火或后来的“文革”中。
关帝庙,是百姓为纪念敬仰关羽“忠勇仁义”精神而修建的。位于兴隆镇圩子墙东大门内的北边,庙内塑有关羽神像为主神,侧另有周仓塑像。大约毁于建国初期1951年前后。
七神庙一般供奉多神,主要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神圣。如山神、土地、观世音、财神、关公、二郎神。另有一说法,七神庙是为纪念杨家将七兄弟而修建的,这种情况主要流行于长城边关地区。过去,兴隆镇的七神庙位于村东南角,约有三间屋面积大小。至建国后一段时期,由于村里“帝子庙”已毁,村民有家人亡故时,大多改到七神庙里“报庙”。该庙毁于“文革”前后。
娘娘庙与郑王庙,过去分别位于今兴东村与兴中村之间的南北大道两端,南为娘娘庙,北为郑王庙,二者相距约400米。娘娘庙供奉碧霞元君及送子娘娘;郑王庙供奉着国姓爷郑成功。
帝子庙是过去兴隆镇三街诸多庙宇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也是对老百姓日常生活最具影响力的宗教场所。“帝子庙”的名称,只是老百姓民间的通俗叫法,根据老人们回忆表述其内置神像及规制,类似于“城隍庙”。但由于年代久远,其真实名称无从考证,不可妄断,只好姑且谓之曰:帝子庙。
帝子庙香火的兴衰
过去,帝子庙位于兴隆镇东南角位置。庙门前为一条东西大道,东南、西南方向分别有一口水井和一处塘湾。庙台子高出地面近四尺(约80公分左右),庙产建筑宏大壮观,有正殿5间内置阎罗、判官及若干小鬼塑像,东西廊房内分置众多罗汉。整体占地东西长约25米、南北长50米左右。
据说,过去大殿的两旁有副对联赫然入目——上联:“你可来了”,人们观望塑像感到恐惧正欲转头离开,又见下联写着:“哪里逃走”。顿时给人一种神秘、庄严、阴森的感觉。历史上兴隆镇村民有人亡故时,家人们都到此来“报庙”,该庙毁掉后则改去七神庙了。
相传老年间帝子庙香火鼎盛。每年正月十五都举办香火会,雷打不动。期间除兴隆镇三街的社火团队外,邻村张耀龙及周边十里八村的秧歌队都踊跃前来助兴,一起接一起,络绎不绝。大家踩高跷、舞狮子、跑旱船,从下午直至夜晚,场面火爆,热闹非凡。那些看秧歌的观众、香客,熙熙攘攘,人流如织,庙里安排有专门的僧人负责焚香、燃纸,收纳“香油钱”。同时帝子庙另有固定“庙产地”十余亩。
有一年,两个外地人来此打短工,晚上住宿里,看到庙产丰裕,心生歹念。某天深夜他们杀掉了守庙僧人,携“庙款”逃之夭夭。从此,帝子庙香火萧条衰败,庙宇日趋破落,建筑物上的木料、砖瓦不断遭人破坏、盗取。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帝子庙已完全销声匿迹,荡然无存了。
“周仓生气了”
民间对庙宇寺观供奉的神灵,人们无不毕恭毕敬、心存敬畏,不敢有半点亵渎、冒犯、不恭敬,否则将会受到惩罚
村里老人回忆说,大约1947年的某一天,村里有个年轻人来到关帝庙,望着高大威武的周仓塑像,他一时竟突发奇想:平日自己的力气很大,不知自己今天能否抱得动眼前的周仓。
结果,凭着一身蛮力他真的把周仓神像给抱了起来。虽然抱起来了,可后来无论如何也放不回原来位置了。因为塑像底座上有个大大的木橛儿,起着稳固塑像的作用。一旦二者离开,则很难再次准确无误地将木橛儿插入本来位置。后来,在村里老少爷们的鼎力帮助下,大家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重新安置好周仓神像。但这位年轻人累得口吐鲜血,大病了一场。村里人都纷纷议论说,因为他惹周仓生气了,所以遭到了惩罚。之后,老百姓都变得小心翼翼,谁也不敢对众神明冒犯造次了。
碧血丹心报家国
革命战争年代,兴隆镇人积极参军参战,以血肉之躯投身民族解放事业。据统计,在整个抗战及后来1947年渤海区“大参军”中,先后有赵兴长、赵传忠、李清明、李清海、杨玉周、杨清民、赵传水、赵传文等人参加革命,更有许多青壮年踊跃加入支前队伍。其中赵传忠1945年参加革命,1953年退伍,荣立三等功一次;杨清民1948年入伍,1955年复员,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赵兴长,抗战时期曾任区小队副队长,1949年随部队南下,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归国后工作于上海,后因病回家休养。赵传文,新中国成立后转业到地方工作,任石家庄市工会主席、党组书记。
烽火岁月中,有3名兴隆镇优秀青年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青春热血鲜艳了旗帜,铮铮铁骨铸就了丰碑。其英名及精神将永垂青史、万古流芳!
董阳春,兴西人。1906年7月出生,兴隆镇农会主任,1945年4月,被还乡团杀害。1950年被追认为烈士。
党佃忠,兴东人。1906年2月出生,兴隆镇村农会委员。1945年4月 ,被还乡团杀害。1950年,被追认为烈士。
李风林,兴中人。1926年5月出生,1947年3月参加革命,四野战士,1948年在辽沈战役中牺牲。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期间,中街村民捐款80元(旧币)。1953年,中街的赵兴旺带头交售余粮540斤,从而带动了全村人的踊跃交售爱国粮,累计向国家售粮10500斤。
1976年11月,大王庄李连珍的女儿去兴隆镇,路经吕家小桥失足落水。兴西村村民赵法升、董世国发现后,立即跳入水中将其救出脱险,二人见义勇为之举被载入《陵县志》(1985年版)。
“戏曲之乡”闻名遐迩
兴隆镇的村民,历来喜欢吹拉弹唱,乡下日子过得丰富多彩。多少年来,为德平、陵县两县交界地区有名的“戏曲之乡”。
1952年春节期间,兴隆镇高跷秧歌队在当时德平县三区秧歌汇演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一名。第二年(1953)起至1957年,村开始排演小戏,著名剧目有《小二黑结婚》和《双生赶船》,都颇受好评,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并且村民们爱戏如命,1957年6月聘请平原县京剧团来村演出,大家欣赏艺术的同时,努力向专业演员们学习,以提高自身艺术水平。当时由于连降大雨,剧团滞留村中近一个月,受到了该村老少爷们无微不至的照顾。
1958年冬天,村民利用冬闲季节,聘请当地徐家村民间艺人万兴元老师前来辅导讲戏。同时村民自费从天津购置部分戏服、行头、道具等舞台用品。经不断努力,可上演京剧、河北梆子两个剧种。京剧剧目有《辕门斩子》《穆柯寨》《追韩信》《失空斩》《打渔杀家》等;河北梆子剧目有《桃花庵》《走雪山》《桑园会》等。“文化大革命”后期,废除一切传统戏演出,改演《红灯记》《智取威虎山》《三月三》《夺印》等革命现代戏。在历届公社组织的汇演中,均屡屡获奖,拔得头筹。
1970年遵照上级指示安排,兴隆镇“庄户剧团”赴陵县刘泮公社陆家庙村的水利建设工地,为广大河工进行公益慰问演出,受到广泛赞誉,好评如潮。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近年来,兴隆镇人秉承传统,继往开来。饭后茶余村内轻歌曼舞、八音齐奏,处处欢声笑语、歌舞升平之景象。尤其兴西村文化广场,如今已成为全镇乡村文化建设的样板。以村民赵思亭、赵传华等人自发成立的“兴隆镇文化活动中心”,演员阵容强大,节目丰富多彩,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秋去冬至,寒来暑往。活动中心雷打不动,定期组织活动,被誉为活跃在鲁北乡野上的“文艺轻骑兵”。多次荣获各级党委政府表彰奖励,成为了当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时光似水,岁月如歌。兴隆镇,这个人文荟萃的、古朴沧桑的中国北方乡村,透过漫漫历史云烟,今天又吟唱出崭新的华章。淳朴的乡民们抚今追昔,砥砺前行,决心让家乡在新的历史时期再创辉煌,千秋兴隆。相信兴隆镇明天的故事,会更加美丽动人!
【作者简介】王风亭,笔名王凤庭。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六零后,农民。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山东工人报》《德州日报》《德州晚报》《德州》《陵城文艺》等报刊及《中国作家网》《中乡美文化》《散文之声》《天津散文》《今日头条》《齐鲁壹点》《山石榴》等网络平台。现定居北京。
壹点号乡土鲁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