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02:20:21 | 浏览:5810
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悠悠沱江水
造就了不少临江场镇的繁荣
也留下了许多码头故事
在简阳,提及码头文化
多数人最先想到的便是石桥古镇
事实上,作为临近沱江的镇(街道)之一
平泉街道也拥有自己的码头故事
老街一角
1 繁荣印象
“扯不空的龙泉寺”
在平泉街道龙泉寺内
树立着一块永垂不朽碑
此碑立于清道光二十二年
距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历史
对规范当时平泉的商业行为
和促进商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永垂不朽碑
碑文分序言和“十议”两部分,透过碑文内容可以洞见平泉码头当时的繁荣盛景。
❖序言部分记载了当时平泉码头水道便利、商贾繁荣的热闹景象,“……兹简南龙泉,水道通全邑之长流,聚五方之买卖,其风光秀丽,可以羁商旅,川汉广阔,可以利经营,正所谓地利人和,莫善于慈……”在此基础上,用于规范当时市场交易秩序的十条约定应运而生。
❖“十议”内容涉及交易量具、诚信经营、船家道德、运输安全、行户、公平交易等方面,一百多年来,行商、坐商和船户共同遵守,维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也维持了平泉场镇的长期繁荣,石碑更以“永垂不朽”的期望,鞭策着当时的市场交易,也对今天的市场经济提供了借鉴。
平泉街道地处浅丘地带
濒临沱江,风景优美,水资源丰富
沱江从西向东
又从东到西迂回流经辖区内
是天然的鱼米水乡
平泉明朝时建场,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清顺治年间,两湖两广等省份先后来川定居的人数增多,场镇规模逐渐扩大,往来人群密集,各行人才齐聚,场镇逐渐发展成沱江简阳段上的商业重镇,成为简阳与川东、川北货物交换的中转集散地。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从重庆、遂宁、乐至等地挑来的匹头、盐等货物都要在此中转至成都,而由金堂等地运载回来的货物都在此集散分发至各乡,因此这里素有“扯不空的龙泉寺,塞不满的禾丰场”之誉。
平泉码头在新中国成立前总称沙湾码头,共分四个地点起货,每天停靠的大小船只就有一二百只,日吞吐量180余吨,全靠劳动者装载卸货,热闹景象随处可见,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
作为货物中转集散地,平泉场镇的货物种类繁盛,吸引了周边一带的群众、客商前来购买大米、枯油等商品,渐渐地便在当地形成了米粮、枯油、山货、食盐、蔗糖、匹头、药材等“八大帮”,繁荣景象仅次于石桥古镇。
交通的发展为平泉繁荣创造了条件
1928年遂简公路通车,1944年建平泉飞机场,1952年成渝铁路庙子沟站建成,加上发达的水运,平泉当时成了水陆空交通要地,每逢场期,木材、煤炭、大米、铁、盐、棉、糖等市场繁荣,上下船只,来往车辆,买卖客商,川流不息。
改革开放以来,平泉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展外引内联,办起了羽绒厂、糖厂、油房等100多个乡镇企业,走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
上世纪50年代,平泉酒厂尤其有名。酒厂坐落在南华街,离此地不远处有一水井湾,清澈的泉水常年流之不尽,平泉酒厂利用这一自然清泉,生产出“龙泉牌”白酒。此酒质优价廉,清澈透明、香味纯正、入口清爽,是典型的小曲酒风格,以瓶装运销至云南、贵州、陕西、河南等省份,深受消费者喜爱。
2 文化见证
历史建筑讲述百年故事
在当地人眼中
老街、老建筑是追忆过去的载体
如今漫步平泉场镇
偶尔还可见木质的雕花门窗
青石的飞檐斗拱
南华街是平泉场镇历史最久远的街道,据传,平泉场镇正是兴起于原来南华街口中巷子对面的几户土地庙。土地庙正处在成都至川北要道,过往行人都在此歇息,故当地建起了经营买卖的小店,后又开设了老栈房,其后商业繁华,来此定居的人逐渐增多,慢慢就建成了场镇。
沿着街道向沱江前行
一座充满古韵的木质廊桥出现在眼前
桥名为利济桥
修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
桥端有精美的木制吊饰
利济桥
据介绍,桥的修建是为了解决街与街之间的交通问题,桥两端曾用于住人,后因涨水住在这里的人们纷纷搬走,如今这座桥已经成了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当地政府已经申报原貌重修,让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古廊桥的魅力得以延续。
利济桥叠檐
龙泉寺原名伍隍庙,修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依山傍水,庙内古柏参天,黄桷树茂密,新中国成立后曾用于粮食仓库,后交供销社管理使用。
龙泉寺内有一处洞穴,伍隍庙修建同年由人工凿成,洞口正中镌刻有“栖霞洞”三字,洞口两侧刻有一副对联:“白天千人拱手,黑夜万盏明灯。”内容颇含深意,“千人拱手”把当时平泉水码头川流不息的船只和船工们的劳动神态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万盏明灯”则把场镇市井的热闹繁华和迷人夜景巧妙地收入联中,生动再现了水码头的繁荣盛景。
龙泉寺碑
灯塔是水运的重要参照物,曾经的平泉字库塔就是沱江往来舟人遥望的标志。字库塔高32米,7层,当时塔顶的两层翘角上各挂有一个铜铃,微风吹动,铜铃叮当作响,悠扬悦耳,十里之外,都能望见字库顶端。
1976年,字库塔被全部拆毁,1985年在原塔基础上复建一塔,名为千佛塔,以汉白玉石作塔基,玉铜嵌镶,千佛点缀,塔层翘角均挂有铜铃,十分精美。如今,千佛塔就坐落在龙泉寺内。
千佛塔
上百年来
这些建筑不断将岁月变迁
刻画成建筑历史和城镇文化
为后人感知社会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例证
它们不是静默不语的载体
而是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3 发展延续
奋力打造“消费新场景、城市后花园”
将目光放至今天的平泉街道
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功能定位精准鲜明
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高品质宜居新村正在形成
平泉街道协议村新居
盛夏走进平泉街道荷桥村
“荷”与“桥”的诗意迎面而来
放眼望去,荷花与荷叶相互映衬
四周更是青山苍翠、植被茂密
一个充满乡愁的川西林盘典范正加快形成
平泉街道荷桥村
这样的景象,得益于平泉街道依托荷桥村山、水、林、田、湖、村庄为一体的优良生态本底和家风文化资源,着力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推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名片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平泉街道不断引进现代化农业项目,建成430亩高端私人农场、1600亩智慧农场、600亩薄荷产业基地,农业附加产值突破亿元;
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文创、科普观光、民宿体验等新兴业态,建成“家风荷乡”“十里荷花长廊”“悠然岛”等一批优质主题景区和网红打卡地,成功举办家风文化节、葡萄采摘节等独具特色的“一乡一节”活动,吸引游客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00余万元,有力带动当地消费水平提档升级,逐步构建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场景、新业态、新经济。
加快打造富有地域特色、乡村情趣、生态优美、城乡融合的高品质宜居新村,全面完成3.5公里绿道建设、1.5公里小龙溪景观打造提升、2处林盘院落整治、5个景观节点打造,建成“小游园·微绿地”2000平方米,推动“米其琳餐厅”“咖啡王国”“观光工厂”“四产院落”等休闲体验项目落地实施,着力打造川西林盘典范,不断做优公园城市的郊野表达。
故事,仍不断继续
在回望历史中
我们期待未来的平泉
记者 | 周滎鸿 秦建华 周雪
编辑 | 王雯丽 严辉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益广告
作者:麻小薯走入广西北部湾说说这次旅行再一次来到广西,恍惚间已经隔了六年之久,记得上一次,将错就错去了防城港和北海两座城市,没想到时隔六年,我又回来了。当年的匆匆而过,注定这次让我更近一步地深入北部湾。南宁的人间烟火气,防城港的边陲风情,北
新乡市的大局观早在“十三五”整体规划初期就已经提出,新乡市海绵城市总体规划,规划范围850平方公里,其中新乡中心城区建设用地140平方公里。目前新乡正在抓紧建设中,凤泉湖、牧野大道北延等多个项目正在抓紧施工。01新乡海绵城市规划 从去年开始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尤金,全世界最著名的田径之城,也是中国田径健儿们心中的一块“福地”。13日,中国国家田径队正式公布了出征本届尤金世锦赛的运动员名单,23名男子运动员和30名女子运动员,将参加23个项目的角逐。在这份平均年龄26岁的大名单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已经投入使用的智能充电棚。人民网 汪瑞华摄“小区里盖了充电棚、安了充电桩,不仅电动车充电更方便,出行也安全多了。”说起充电的便利,家住芜湖市湾沚镇尚城国际小区的陈女士三言两语就道得一清二楚。停车、插线、扫码、支
来源:人民网微风拂绿,蓼城大地春意渐露。河南省固始县,地处豫东南大别山区,距离省会郑州有500多公里,是河南省位置最偏远的一个县。全省率先“零证办电”、车购税“一站式办理”、设立“办不成事”窗口……近年来,固始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
近年来,平泉市以现代农业园区带动贫困农户,通过建设蘑菇产业扶贫园区、蘑菇生产加盟微车间等方式,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新华社发□河北日报通讯员 张小林 戴学东 吕素江记者 王璐丹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的平泉市,2012年初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20
上一次集中撤县设市,还是20 年前。统计显示,在1994 年到1996年,全国共有95 个县改市和1 个新设县级市,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江浙鲁粤等省。改为市之后,江浙鲁粤等省的县域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每年的全国百强县排行榜基本都被这几个省占据
“瞻云就日”牌楼在承德曾流传这样一句老话:“拉不败的哈达,填不满的八沟”,这句老话在赤峰、朝阳等地(热河地区)也广为流传。不过除了老一辈人和一部分历史爱好者,大多数人并不清楚这句话背后的意思。这其实反映的是平泉昔日的繁华。“哈达”就是指“乌
来源:经济日报桲椤树社区居民在线束工厂上班。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宋美倩摄桲椤树社区居民在采摘大棚草莓。 张建伟摄(中经视觉)居住社区与集约化产业园区同步建设,群众生活条件改善与就业问题共同考虑;一边是社区为园区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另一
12月10日,承德平泉市与平泉石尚新材料有限公司举行高端环保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市委书记王贺民出席活动并致辞。市长何会岭等出席活动。平泉石尚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及市发改局、平泉经济开发区、七沟镇等部门和乡镇负责人参加活动。王贺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