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河北平泉"三区同建"开启新生活

2022-10-07 02:30:23 476

摘要:“三区同建”开启新生活——平泉市桲椤树社区就地城镇化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在桲椤树社区引进的承德兴泰汽车线束制造有限公司,村民在生产产品。 河北日报记者 尉迟国利摄山顶桲椤树战斗遗址公园吸引游客前来瞻仰,山坡千亩富硒果园硕果累累,山脚蔬菜大棚...

“三区同建”开启新生活

——平泉市桲椤树社区就地城镇化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在桲椤树社区引进的承德兴泰汽车线束制造有限公司,村民在生产产品。 河北日报记者 尉迟国利摄

山顶桲椤树战斗遗址公园吸引游客前来瞻仰,山坡千亩富硒果园硕果累累,山脚蔬菜大棚鳞次栉比,河畔平地上一排排新民居整齐划一,这座现代化小城镇就是平泉市桲椤树社区。

近年来,通过新型农村社区、现代产业园区、乡村生态功能区同步建设,桲椤树社区原来分布在33个自然村中的11829名村民,实现了城镇化集中居住、产业化园区集中就业,走出了一条农村就地城镇化发展之路。

启动新民居工程,让村民搬出大山住上楼房

中午12时,下班的铃声响起,杨金凤骑上摩托车往家赶,给上小学的儿子做午饭。

从厂子到金兴嘉园的家,不过几分钟路程。133.5平方米的屋内,装修不算豪华但却大方,鲜花、绿植占据阳台大部分空间。

杨金凤一边做饭,一边说着搬迁故事。

杨金凤家原住在毛家沟村。那是个山沟沟,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出行、就医、上学难问题十分突出。

“一进桲椤树沟,一天三顿喝稀粥。”这句昔日顺口溜是沟内百姓穷困日子最真实的写照。

如何帮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经过深入调研摸底,2009年,桲椤树社区在全省率先启动了中心村建设。

“靠着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我们只掏了不到2万块钱,就住进了楼房。”2017年,杨金凤一家脱掉泥鞋换拖鞋,住上了楼房。

通过三期工程建设,桲椤树社区的人口已达2730户、近1.2万人,成为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农村社区。

更让杨金凤高兴的是,社区还为她们谋划好了营生——进厂当工人。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社区党委书记金旭东说,从筹建新民居之初,社区就在思考如何让村民特别是贫困群众搬得出、住得稳、有工作、能致富。

为此,社区根据区位和资源状况,聘请河北工业大学和承德规划设计院规划了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布局。承德兴泰汽车线束制造有限公司,便是社区引入的企业之一。如今,200多姐妹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既能照顾一家老小,也不耽误挣钱。”杨金凤说。

社区统一配套了水、电、路、讯、暖、污水处理站、垃圾转运站等基础设施,以及寄宿制学校、幼儿园、敬老院、足球场、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

“现在,我们这儿孩子有歌声、年轻人有创业基地、老年人有笑脸。”杨金凤感慨地说,“有车有楼有文化,农村不比城里差。”

两区一起建,产业围着新村转

10月中旬,田里的粮食虽已颗粒归仓,可58岁的侯忠却没有歇脚,蔬菜大棚里的西红柿已经红了。

掀起草帘子,一片绿意盎然、一米多高的西红柿秧上,红彤彤的西红柿如同一串串红灯笼挂满枝蔓。

“看这情形,今年收入肯定比去年高。”今年,已是侯忠经营大棚的第3个年头。

2017年,侯忠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了社区。住新家、购置家具,这让原本贫困的侯忠花销不小,可他还是在搬新家后就和社区签了大棚租赁协议。

哪来的胆量一下租了两个大棚?

“农技知识统一培训,农资产品统一供应,产出的黄瓜由合作社统一销售,我只管种植就行。”侯忠说,交完4400元租金,一个黄瓜季就赚了4万多元。

“园区社区一起建,产业围着新村转”。为帮助侯忠这样的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社区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目前全社区已流转土地3200多亩,投资3500万元建成了面积500亩无公害蔬菜产业园区和高标准食用菌产业园区。通过务工就业、扶贫专岗、资产收益分配等方式,为全社区349户贫困户建起了致富产业。

发展富硒林果,绿了家园富了百姓

“二姐,给我来箱苹果。”今年国庆假期,王凤华的订单不断,收获满满:“光采摘就卖了近万斤苹果,收入5万来块钱。”

王凤华是位80后。8年前,她结束在北京的打工生活,回村创业。

桲椤树川沟狭长,一侧临水三面环山,山场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桲椤树社区要在大山上做文章。

“既要生态,又要生财,我们把目光瞄准了经济果树林。”金旭东说。

社区将土地从农民手中流转出来,按照统一规划发展果园林的目标,种植了苹果、蜜桃、板栗等品种。果园林建好后,社区再将果园林划分成若干单元承包给社区居民管理。

头三年,流转费用由社区承担;社区负责组织技术培训……一系列政策扶持,让王凤华一家下定决心承包果园。

如今,王凤华家承包的55亩果园已进入盛果期,年产1.5万多公斤。

年轻人脑子活,思路广。因在家行二,人又豪爽,村里人和网友都亲切称呼王凤华为二姐。她顺势注册了“二姐家庭农场”,通过微信、平台销售,把苹果和蔬菜卖到了京津地区。

现在,王凤华不仅圆了儿时的梦想,还把在外做生意的老公也喊回了村里,一心一意发展农业。

“农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金旭东说,社区为他们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现在回村谋发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目前,社区经济果树林已突破2200亩,其中仅富硒苹果种植就达1500亩,有一半果树进入盛果期,一年仅果品收入就达千万元以上,已成为社区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经济果树林产业园不仅绿化了荒山荒坡,成了山区的生态屏障,还成了老百姓的‘绿色银行’,经济效益是传统种植业的10倍以上。”金旭东指着漫山遍野的果树说,“山脚大棚覆盖,山中果树缠腰,山顶休闲观光”的标准化产业园区已逐步建成。 (河北日报记者 尉迟国利)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