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02:36:31 | 浏览:315
4500多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
——平泉晒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绩单
河北新闻网11月12日讯(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 通讯员胡倩楠)今天,承德市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县(市、区)首场新闻发布会。平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就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介绍。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平泉市四个班子领导深入基层联系点200余人次,全市1万多名党员深入包联户开展服务、查摆问题5000余个,收集关于项目建设、环境优化、城市建设、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意见建议2000多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4500多件,每一项行动都是民生工程,每一个结果都惠及人民群众。
贴近群众,破解急难愁盼有温度
民有所盼,我有所应。平泉市紧盯民生领域短板弱项,牢牢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实招、求实效,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始终在80%以上。
深入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新一届平泉市委、政府始终把建设人民满意教育放在优先位置,制定出台了《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不断完善教育发展体系。平泉一中迁建项目提质扩容,智慧校园建设加快推进,谋划了第五中学项目,教育布局不断优化。在县(市)级财政收支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安排资金1000万元,用于教职工绩效工资和教育质量效益奖励。评选10名“十佳校长”,交流轮岗校长18人,优化了校长的年龄结构,城区入学难、大班额、群众关注的“三点半”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深入实施县城建设提质升级行动。以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为契机,全力建设精品城市。着重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实施瀑河生态治理等城建项目69个,完成投资26.8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0平方公里。迎宾大道亮化绿化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提升49个,实现腾笼换鸟、面貌更新。加快推进综合管网改造、雨污分流、强弱电入地、“智慧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30个,实现中心城区5G全覆盖;着重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力推广“以克论净”模式,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0%,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6%。依托瀑河城市水系,加快实施健康步道等项目,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和园林小品,加强文化符号和鲜花点缀,让老百姓的生活更有品质、城市更有气质;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升行动。大力实施文化润市工程,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市民文体综合活动中心完成立项,项目建成后,广大市民真正实现有“打球的地方”、有“看书的地方”。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9个,进一步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引导广大居民群众线上线下共同参与各类文化活动160余场,实现了文化活动共办、文化资源共享。
服务大局,聚力重点工作有深度
平泉市建立了滚动实施民心工程机制,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保质保量兑现20件民生实事,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开展城乡固体废物环境风险隐患等排查行动,发现问题215个,完成整改208个。深入推进“厕所革命”,目前完成户厕改造10271座。投资1.6亿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19个乡镇生活垃圾治理社会化服务项目全面启动。87个村实现了污水不出户、不出村。桲椤树社区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持续开展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贫困家庭走出贫穷“泥潭”的“拦路虎”,也是脱贫攻坚中难啃的“硬骨头”。从2019年起,该市每年安排资金500万元,为45-64周岁城乡居民提供免费体检,已检出病例4.5万人次,提出医学建议7.6万人次,惠及群众10万余人,群众满意度达100%,实现了“未病”防在“事前”。安排资金780万元,为3.5万余名脱贫人口和贫困边缘人口购买防贫医疗保险,累计救助268人,发放保险救助金229.5万元,实现了治病钱送到“跟前”。培训在岗村医546名,18个村标准化卫生室建成投用,标准化卫生院和卫生室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小病治在“村前”。
大力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投资20.2亿元、全长24.5公里的国道G508平泉城区段改建工程稳步推进。投资1.7亿元,完成农村公路改造提升248公里。投资2亿元,对原有农村班线客车进行国有化改造,率先完成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三级联网,城乡居民实现了“出门有路、抬脚上车”,成功创建省级城乡一体化试点县。
着眼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有力度
平泉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政府系统效能提升年”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政务环境。
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通过开展“减要件、减时限、减环节”活动,优化行政权力72项,申报材料减幅32.7%,办理环节精简率33.3%,承诺时限缩减了34.3%。特别是以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将政府投资类、社会投资核准类、社会投资备案类三类项目,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分别再压减至6、5、4个工作日。
不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积极探索“掌上办”平台建设,推进“满意承德”与“冀时办”应用推广,加快实现“网上办”“指尖办”。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选取100个高频事项实行全流程“一号通办”“一站通办”,推广“不打烊政务”“24小时智慧自助”等服务模式,努力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高效发挥“政府工作站”职能。派驻46名驻企代表,入驻全市132家“四上”企业和重点项目以及2519家小微企业,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对重大项目进行全方位帮办。目前,“政府工作站”共收集问题1396件,解决1388件。
突出基层,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有高度
平泉市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切实抓好信访稳定。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联和接访制度,化解领导包联案件140件,特别是彻底解决困扰多年的广通公司152人集体访问题。全市综治中心发挥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工作联动、服务联管、平安联创作用,选优配强305名网格员和222名人民调解员,织密“城乡安防网”,实现了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
着力构建“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构建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着力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完成现代化治理创建工作的乡镇和行政村(社区)达35%以上。
有效发挥党建宣传引领作用。依托市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和法律援助中心,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急难愁盼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建立了集诉求办理、政务服务、维权救助于一体的战斗堡垒,做到群众有需求,基层有响应,擦亮“十不出村”“驻村百晓”基层党建工作品牌。
下一步,平泉市将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公仆意识、厚植为民情怀、践行初心使命,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为建设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作出平泉贡献。
南宁市在全市人社系统服务大厅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央广网记者黄月芬摄)据了解,8月16日,南宁市在全市人社系统服务大厅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设置“招不到人”“找不到工”“领不到薪”的“四不”反映窗口,专窗专人受理企业群众反映的“烦心事”,专注解决“疑难杂症”问题。
南宁云—南宁日报讯(记者韦峭见习记者覃雨轩)自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以来,南宁警方深入摸排各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线索,积极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工作,以最严手段掀起最强攻势,案件侦办取得一定成效。“百日行动”期间,南宁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全警投入、全线出击,破获一起生产销售假冒品牌白酒案件,查获涉案嫌疑人2人,现处以刑事拘留。
南宁云—南宁日报讯(记者韦峭见习记者覃雨轩)自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以来,南宁警方深入摸排各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线索,积极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工作,以最严手段掀起最强攻势,案件侦办取得一定成效。“百日行动”期间,南宁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全警投入、全线出击,破获一起生产销售假冒品牌白酒案件,查获涉案嫌疑人2人,现处以刑事拘留。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 通讯员 陈彧)“心脏救援车队,接到救护车辆请回答,生命救护绿波立即启动。”8月18日上午9时许,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内,全警作战,紧盯一辆从贵港进入南宁绕城高速的救护车,救护车内是需要紧急护送的人。
8月22日下午,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召开“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推进会,梳理总结创建活动进展情况,认真剖析存在问题和短板弱项,研究部署下步工作措施。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尤骥参加会议并
近日,一位当事人带着一面印有“青天有鉴,司法为民”的锦旗来到西安市长安区法院,将其郑重地交到民一庭王婷法官手中,感谢法官在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中秉公审理、为民办事,维护了某社区600余名群众的合法权益。案件详情长安区某村拆迁后每个村民分配有1
2004年7月26日,郑银某因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遂冒用其姐郑宝某的身份信息,与王某办理了结婚登记。2022年5月,姐姐郑宝某因结婚去西安市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时,被告知自己身份已在华州区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的事实。后郑宝某即找华州区民政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印发<“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经党中央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决定面向全国中级、基层人民法院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据悉,此次创建活
诉讼服务提质效陕西高院诉讼服务中心“我为群众办实事”,办什么?怎么办?为做到有的放矢,陕西法院将话语权交给群众,不断畅通民情民意沟通渠道,倾听群众烦心事、担心事、费心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社区走访、专题调研等方式,全面收集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举办2022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第一场活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在线解读工作报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张仲鲁主持活动。40余家媒体及网络平台参与访谈直播。访谈伊始,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