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03:34:49 | 浏览:519
群山翠 绿水奔
承德这方水土
带着敢为人先的实干精神
和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
不断书写着梦想与现实
交相辉映的时代注脚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是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
和塞罕坝精神发源地
承德被誉为“华北绿肺”
森林覆盖率高达56.7%
是京津冀的“天然氧吧”
经过多年发展
承德持续深入推进
文明城市建设
不断开创着新时代
“生态强市、魅力承德”新局面
01
经济实力跃升 城乡面貌巨变
多年来承德立足自身优势,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第一主导产业,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构建“一核、两带、五大板块、六大旅游度假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打造推出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和“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满韵骑风实景演出等旅游新业态,开启了从山庄时代向全域旅游时代迈进的新纪元,以文化旅游为牵引的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70%,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三二”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巨大转变。
△国家一号风景大道承德段
△鼎盛王朝-康熙大典
201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是建国初期的1031倍和451倍,全部财政收入增长了6000多倍。经济总量的大幅增长、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018年民生事业支出已达到29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57元,是1965年的141.7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04元,是1980年的69.3倍,经济实现飞跃式发展。
02
生态环境优良绿色产业崛起
承德是塞罕坝精神的发源地,全市有林地面积34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8.1%;境内的滦河、潮河、辽河、大凌河四大水系年自生水量37.6亿立方米,年均为京津供水22亿立方米,出境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市区PM2.5平均浓度近年均在35微克以下,被誉为“华北绿肺”“京津水塔”和“首都后花园”,是京津冀生态环境最好的城市。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
近年来,承德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努力探索一条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主要做法是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调结构、转方式,着力构建以文化旅游、钒钛新材料及制品、清洁能源、大数据等为重点的“3+3”绿色主导产业体系。
三次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86.2:4.2:9.6优化为2018年的18.0:36.3:45.7;第三产业增加值自1978年以来年均增长11.8%,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70%。
2018年绿色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传统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高出工业13.9个百分点。
03
文化历史厚重 自然资源富集
承德拥有5000年的红山文化↓↓↓
这里还有1000年的契丹文化、300年的山庄文化。2000年前,这里有发达的农业生产,著名的兴隆农具铁范发现。汉、匈奴、乌桓、鲜卑、契丹、突厥、蒙古等各民族在这里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些都在承德留下浓墨重彩。
300年前,承德成为国家“第二政治中心”。清朝皇帝在这里接见蒙古的王公大臣、处理国事,是名副其实的国家行政副中心,有塞外京都之称。
承德素有“一座山庄、半部清史”之说,拥有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金山岭长城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金山岭长城
△避暑山庄
承德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矿藏90余种,其中钒钛储量占全国的40%,是国家重要的钒钛资源战略储备基地;蕴藏丰富的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发展清洁能源的独特优势;是京津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被誉为中国食用菌之乡、山楂之乡、板栗之乡和马铃薯之乡。
04
塞罕坝精神响彻承德大地
位于承德市围场县境内的塞罕坝,尽管在蒙古语里意为“美丽的高岭”,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被荒漠、流沙占据。为阻断京津沙源,涵养水源,国家林业部决定在围场塞罕坝建大型机械林场。
△塞罕坝建大型机械林场
1962年,在近乎生命禁区的塞罕坝的荒山野岭上,来自全国各地年均24岁的147名热血青年和承德当地原有林场职工、技术人才、大学生组成369人开荒队伍,带领干部群众拉开了与自然抗争的序幕。
塞罕坝人吃黑莜面、喝冰雪水、睡地窨子,激发起的是“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的乐观主义情怀。建场以来,他们坚持依靠科学精神解决高寒地区造林育林的技术难题,一代接着一代干,创造了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不仅为京津筑建了一道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也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2017年8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如今的塞罕坝展现出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美好图景,深刻印证了“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论断,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为塞罕坝精神发源地的承德,始终以塞罕坝精神为鼓舞,举全市之力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承德的改革不停顿
开放不止步
擘画生态强市新时代蓝图
描绘魅力承德发展画卷
承德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来源: 长城网综合
责编:李铁兵、姜薇
编辑:任学军
5月8日,承德市长王亚军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就城建项目实施及谋划情况进行安排部署。王亚军指出,城建项目代表着承德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事关民生福祉和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承德实际,紧扣“三区两城”发展定位,以更高站位抓好城市发展,做到高标准规划
1月6日,记者获悉,近年来,承德市不断提升城市夜景亮化水平,逐步形成了从堤岸植被到两侧山体的立体亮化格局,实现了从照亮夜色到扮美夜景的飞跃。武烈河是承德的母亲河,贯穿市区南北。依水而行、傍水而玩、水中观景、岸边休闲,很多市民的愿望已成现实。
新京报讯(记者李英强 实习生朱恩民)7月13日凌晨,河北承德县白河上游普降大暴雨,该县新杖子镇党委书记邢中山一行四人排查险情途中遭遇塌方。13日晚间,承德市委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确认,四人中有两人脱险,新杖子镇党委书记邢中山已遇难,
作者:方舆无形中国分为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333个地级市、自治州、地区、盟,2843个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特区。地市巡礼系列计划以4个直辖市、333个地市、4组省直辖县级单位、雄安新区、2个特别行
(图说避暑山庄,晨雾)承德,有着形神兼备的气质。深厚的人文历史、秀美的自然山水、古朴的民风民情,构成了一道集生态风光、宗教文化、历史遗迹、自然资源于一身的靓丽风景,令远方游客无不流连忘返、陶醉其中。(图说承德夜景)(图说承德-山城新姿)巍峨
承德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承德一带早在中原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活动遗迹。殷周时期,这里是山戌、东胡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是燕侯的势力范围。承德市东约150公里处的凌源县海岛营子村,出土过多件西周铜器。战国时
全区广大居民:经防控专家组研判,市、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批准同意,决定于5月24日0时起,双桥区全域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在双桥区范围内解除外部大交通管控措施。现就解除管控后相关要求公告如下:1.14天内未出过承德市的来返人员,持
长城网讯(陈学涛)近日,由承德市教育局副局长樊文广等一行5人组成的“两个规划”终期评估督导组到双桥区督导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督导组通过座谈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了解该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主要经验、存在问题,以及有关终期